袁 芳
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,知恩圖報,尊老愛幼,待人誠懇……這些優(yōu)良的美德從古至今都為人們推崇。翻開《弟子規(guī)》一讀,就仿佛置身于文明當中,置身于做人的倫理大道當中。《弟子規(guī)》是清代李毓秀根據(jù)宋朝朱熹《童蒙須知》改編的,后經(jīng)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,改名為《弟子規(guī)》,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做人做事的好書。它那淺顯易懂的文字里蘊含著許多真理,不僅是教育兒童的經(jīng)典,對于成年人在生活、工作、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。現(xiàn)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著素質低下、道德滑坡、不忠不孝、不仁不義、沒有責任感和事業(yè)心等問題,這些人缺的就是民族優(yōu)秀文化的熏陶。《弟子規(guī)》一書深刻地訓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;如何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;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。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忽視的瑣事及現(xiàn)象,進而訓導我們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生活習慣。《弟子規(guī)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不要因小善而不為,不要因小惡而為之,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。
《弟子規(guī)》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:“圣人訓 ,首孝悌 , 次謹信。泛愛眾, 而親仁。有余力 ,則學文。”它從人之根本出發(fā),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。“首孝悌”,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,要孝敬父母。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(yǎng)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,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,對長輩、對領導、對同事、對兄長、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(fā)自內心的尊重,他所做的事情就很難得到認同。“次謹信”,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,要講信用,也就是要以誠信為本。小到一個人,大到一個企業(yè),如果不能誠實待人,那他依靠什么立足社會呢?“泛愛眾, 而親仁 ;有余力 ,則學文。”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,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們學習,以上這些是學習的根本,非做不可。如果還有余暇,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來充實自己。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做人處事,如何學習別人的長處,來彌補自己的短處,從各方面來約束自己,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(yǎng)。
學習了《弟子規(guī)》,我被它所蘊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。以前,我從來沒有真正感到過“我們是驕傲的中華兒女”,而此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真諦,因為我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(yōu)良的文化傳統(tǒng)。我們是“禮儀之邦”,千年的傳統(tǒng)文化造就了中華兒女那么多優(yōu)秀的品德。
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,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,落實到一言一行中。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,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(yǎng)的過程,更是一個思想道德升華的過程。愛周圍的人,愛這個世界。只有這樣,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。
通過此次學習,我感到對自己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,一次心靈的洗滌。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己必須身體力行,克服平時的一些惰性,為孩子做好表率。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文化認同的過程,是一個潛意默化接受教育的過程。我們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不僅要將它背誦下來,更要把它牢記在心,要讓它對我們產(chǎn)生積極的影響。
在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的過程中,我受益匪淺,增長了我的智慧,震撼了我的心靈。我深刻的體會有三點:
第一,做人要懂得感恩。對一個人而言,首先應該報答的是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。感恩之心體現(xiàn)在一個“孝”字上,《弟子規(guī)》第一章《入則孝》教導我們:“父母呼, 應勿緩; 父母命 ,行勿懶。父母教, 須敬聽; 父母責, 須順承。”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之道,父母的基本要求,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。通過這次學習,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,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。以前和老公總是愛鬧別扭,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的父母訴說,現(xiàn)在想想自己多不該啊,不但沒有關心父母,卻帶給他們煩惱。今后,無論爸媽還是公婆,我都要全心全意地為他們盡一份孝心,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。
第二,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,為人要謙虛。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,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。“滿招損, 謙受益。”“虛心使人進步,驕傲使人落后。”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,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;反而常常爭強好勝,驕傲自滿。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,《弟子規(guī)》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,人不可有傲慢之心,工作成績再突出,對領導也要尊重,我行我素、狂妄自大是得不到領導認可的。如果我能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,相信自己就能夠很好地處理好上下級的關系,把握好做人的道理。
第三,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。《弟子規(guī)》教人向善,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。通過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,我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,人生是一個過程,人生如何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目標。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以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。“不力行, 但學文 ;長浮華,成何人。不學文 ,但力行 ;任已見,眛理真。”曾經(jīng)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。現(xiàn)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《弟子規(guī)》,同時也要教育好我的孩子,讓她從小接受傳統(tǒng)文化。孩子是祖國的未來,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做父母的最大責任。
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,十份耕耘十份收獲。我將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,做一個真正無愧于心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