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: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!一件事情開始前,先想清楚從何處著手非常重要。
記得讀書的時候,老師教給我們考試的一些技巧,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拿到考卷后不要馬上就開始做,而是先用兩分鐘把考卷快速地瀏覽一遍,對題目的數量、類型、分布、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數,然后再在腦子里迅速得出一個大致的規則:從什么地方先下手比較順利,先做什么后做什么,在什么樣的題目上花多少時間,碰到阻礙了怎么辦…如果拿起卷子就做,很可能因為精力和時間分配不當,限制了水平的發揮。甚至可能被開頭遇到的困難而挫傷了自己的信心,攪亂了自己的思路,導致后面的題目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。想清楚從何處著手去做至關重要。
這樣的一個考試技巧,用在我們的工作上面同樣非常有用。有些人工作不假思考,拿起來就做,結果多費了不少力氣,多走了很多彎路,甚至做著做著就進行不下去了,只好推倒重來。工作中,我們同樣要學會思考從哪里開始,才是最正確、最省力、最有效、最能保證一切順利進行的突破口。工作上除了8小時工作外,還必須有16小時的思考,這樣不代表你不睡覺在想問題,而是要把工作時常掛在心上。
在揚遠這個大家庭中我們不管在哪里,我們都是在為自己的事業前途而打拼。因此,我們暫時承受了痛苦和不公平,也許我們得不到船員、船東的理解,但我們不應該把這些當成自己懶惰和不負責的借口。能力和閱歷比金錢重要,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偷走,是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安身立命、成就事業的“無形資產”。在每天的工作中,我們要盡量開動自己的腦筋多問幾個為什么。
有很多人是沒有這樣的意識的,有些老員工做事情,過去怎么做,現在還怎么做。新員工來了也學著模式進行,對工作的本身意義并不了解,也不愿意主動去了解、思考,因此,很容易犯“教條主義”和“經驗主義”的錯誤。
工作中有時會聽到新員工抱怨:“我是按師傅說的做的,為什么會達不到相同的效果呢?”他們不知道,師傅的指令可能只是方向性的,具體怎么操作,得到什么樣的結果需要你自己去動腦思考。知其然,你還得知其所以然,否則,你看似按照命令行事,得到的結果卻可能南轅北轍。
我們在工作中多問幾個為什么,能避免我們少走彎路,少出問題,而一旦出了問題,我們也應該多問幾個為什么,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而不是暫時對付過去。很多時候在了解有什么問題存在的時候,基本反映是沒有問題,是真的沒有嗎,是因為大家都沒有開動腦筋去想,所以在開會或平時問的時候,都沒什么問題了。
我們總是在強調怎么樣超越自己、超越對手,比別人跑得快,比別人做得好。其實這其中的奧秘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,也就是比別人想得更周詳、更細致,比別人更加理性。別人想到一,我們就想到三。我們平時就應該養成這樣的思維方式與習慣,這樣的習慣促進我們勤于動腦,促進我們發現問題的內在規律,積極發現是推進工作的根本方法,再通過有力的執行去實現它,那么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。
把工作做好,不僅僅取決于你的能力,更取決于你的態度。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,我們常說要敬業,什么是敬業?我們就像一個信徒對待神靈那樣,做之前如履薄冰,做之時全情投入,做之后反射自省,抱著這樣一個態度去工作,主才會容你。那些工作做得好的員工,能力強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們時刻在自我問責——“我做得究竟怎么樣?”他們常常會在這樣的反躬自省中敏銳地發現自己遺忘的工作、沒有發現的漏洞,從而能夠及時地進行彌補。
在工作進行中和工作完成后,既不要逃避自我問責,更不要害怕別人問責。別人的評價更客觀,更能夠反映出你工作的效果,你也才可能真正知道事情這樣做合不合適,下次應該怎么處理。即使面對船員“雞蛋里面挑骨頭”,你也應該用一種坦然甚至是感恩的心態對待。挑不出骨頭來,正好為你證明,起到了宣傳的作用;挑得出骨頭的大小如何,起碼說明了你的工作確實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那么,你就又獲得了一些認識,并且在改進的過程中,提升了自己的能力。反過來,如果你責怪別人不理解,并不能讓自己顯得多高明,更不能解決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