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開林
一則寓言這樣寫道:深山里有一座古剎,不知始建于哪朝哪代。古剎中有一尊古佛,也不知始鑄于哪朝哪代,只知它是純金質地。
附近有一位樵夫,給古寺送柴草,差不多每次進寺門都能看到方丈在蓮座前燃香禮敬。他心想,這尊古佛一定很靈驗,我應該向他求個兒子,家中光有兩個閨女可不夠。但他并沒有在蒲團上跪拜,更沒有在蓮座前敬獻香燭。
山下有位富豪,家財萬貫,從不知足,他到寺廟中來過許多回,仰望古佛,不免暗自思忖:“要是我能擁有這尊金佛該多好,財富將立刻增加一倍!”
城中太守上任后,聽人講起,深山古剎中有一尊金佛,十分靈驗。他放下公務,坐著官轎去上香。接下去,太守的心思就跑起了野馬:“要是我能擁有這尊金佛,獻給某大臣,何愁找不到直上青云的臺階?”
十年后,樵夫的兒子開始跟隨父親上山打柴,仍依時依刻送往寺廟中,樵夫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,知足常樂。那位富豪在城里做房地產生意資金鏈行將斷裂,正面臨破產的危險。哪位太守搜刮有方,使用賄賂的手段,把上司擺平,可是他署理巡撫不久,就因某大臣犯下大逆不道的重罪訇然倒臺
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?愿望實現了,可能是福,也可能是禍,關鍵要看這顆愿望的種子是如何萌芽的,植根于怎樣的土壤,用什么去做肥料。在中國,后黑學的流毒太深遠了,許多人都認定,憑仗臉厚心黑的功夫更容易獲得相對便宜的成功。殊不知,踏上厚黑的不歸路,抱粗腿、叩天門的成本才叫高昂,有時奉獻金錢還不夠,搭上身家性命才能勉強持平。
人們的處境差異很大,但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大致不會有錯。人們應該特別留意和留神的倒不是你有何種愿望,而是你打算用多少成本去打造這個愿望。